“你们南方人真的不搓澡吗?不觉得埋汰( 脏 )吗!”
说到南北方的搓澡争议,由来已久。到底是「南方人不搓澡」vs「北方人不天天洗澡」 哪个更脏?小编和新同事进行了好友交流。
很多第一次体验搓澡的小伙伴,可能会被自己脏哭了···震惊于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「泥」!
对搓澡搓下来的泥,小编印象最深的是《射雕英雄传》的一个片段:老顽童周伯通为了控制几个武林高手,灵机一动,从身上搓下了几个“药丸”,哄骗对方是毒药。如果不听话,就不给解药。当时只觉得可搞笑了。
我们先从皮肤的微观角度来看:在皮肤的最外层,由7-10层死亡细胞组成,这些死皮细胞就像一片片枯树叶一样,层叠在我们的皮肤上。
我们人体表皮有新陈代谢的过程,在表皮底层,细胞会源源不断地向外生长,慢慢演化成死皮细胞,跑到皮肤的最外层。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像蛇脱皮一样。
这些死亡的细胞就是“药丸”的主要成分了,当然还有皮肤毛孔分泌的皮脂和汗水。洗澡的间隔时间越长, 死皮细胞和皮肤出油出汗的混合堆积物就越多, 就能搓出更多的“药丸”。搓澡的本质, 就是给皮肤去角质。
而我们人体每天都在新陈代谢,每隔28天左右就会更换一层表皮,所以,不搓澡并不代表「脏」。无论你搓,还是不搓,人体都会自我清洁,将这些身体“废物”都会排出体外,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。
南方湿热,北方干燥寒冷。这一天然分界线划定了南北人对搓澡的截然不同态度。南方人倾向于天天“冲凉”,不喜欢费事费力地搓来搓去,在闷热潮湿的天气,甚至可以一天冲凉好几回。这样的洗澡方式,被北方人调侃为“浇花”,但对南方人来说,却是一种舒适自在。
北方人喜欢搓澡,以前是因为物质条件不发达,洗澡频率低,为了能洗的更干净,自然要狠狠搓一搓。现在的搓澡,更像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——你搓我,我搓你,感情就搓得愈发火热。
你可能会好奇,为什么有些人搓澡就像中毒一样「上瘾」呢?
原来,搓澡时手部的按摩动作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,释放出一些「内啡肽」和「多巴胺」,这俩货是内源性的快感激素,负责传递“我好舒服呀~”这个信息。所以,每当你沉浸在搓澡的快感中,其实是大脑对你的身体在尽情释放幸福感的一种回应。
搓澡虽「爽」,小编提醒:过于频繁地搓澡,对皮肤可不友好哦~
我们皮肤表面的角质层、脂质膜,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层,它的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,保持肌肤湿润,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细菌、病毒的侵袭。如果经常使用粗糙的搓澡巾搓澡,把皮肤搓红、搓痛了,对皮肤屏障层是一种机械性损伤,很可能破坏这层保护膜,让皮肤变得敏感脆弱,除了容易干痒,还会增加患皮肤病的风险。
临床还发现,有些成年人身上长传染性软疣,俗称“水瘊子”,水瘊子本来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和儿童,经常使用搓澡巾搓澡,尤其是用力搓澡时,皮肤的角质层遭到破坏,容易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,使皮肤病风险增加。
此外,家里长辈也值得注意!老年人的皮脂腺,已进入萎缩期,洗澡太勤、用力搓澡会把好不容易分泌出来的油脂洗去,使皮肤失去天然的保护膜,导致皮肤瘙痒。
对于一些皮肤状况较为特殊的人群。如鸡皮肤(毛囊角化症)、湿疹,过敏等皮肤问题的不宜搓澡。搓澡可能会刺激皮肤,加重症状。
可以尝试将沐浴露涂抹身体,停留3~5分钟后再用水冲掉,这时角质层已经软化,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就能把“泥”搓下来啦~
洗澡要控制好水温,一般以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,即35~37℃。若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,导致毛细血管扩张,加剧皮肤干燥程度。
无论淋浴或泡澡,洗澡的时间要短,15~20分钟为宜。长时间泡澡使人容易疲劳,易引起心脏缺血、缺氧,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。
洗澡也要注意顺序。淋浴热水后,毛孔会迅速扩张,先洗脸,可有效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污垢,造成阻塞。之后再洗澡,最后洗头,一则可以避免冷热的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;二则先洗澡,头皮和头发会在蒸汽中得到滋润,有益于清洁和头皮健康。
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,其实这是不正确的。最好在睡前两小时沐浴。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,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,推迟大脑进入睡眠状态。
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别忘了点个在看,分享给好友哦~
– END –
#以上护肤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治建议,具体情况需要由皮肤科医生诊断。
![]()
☝点我进入小程序
点击「皮管中心」进入诊室问医生
原创文章,作者:mollydocto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ollydoctor.com/archives/40